來源:星島日報
求學不只求分數,香港的教育制度以往一直被批評為「填鴨式」,學生只懂儲存知識而不會思考,但近年很多小學都積極推行STEM教育,鼓勵學生參與「動手」的學習活動,例如早前在首屆深港澳青少年創意設計大賽(香港區)中,有六件作品獲得新星組入圍獎的勵志會梁李秀娛紀念小學,致力透過全方位學習,讓學生發揮潛能。
「小朋友的成就不單只是學術方面,透過不同的活動,既可增強他們對學校的歸屬感,更可讓他們在不同的平台發光。」勵志會梁李秀娛紀念小學校長陳桂英說。
體驗學習 提升知識技能
社會不斷進步,教學方法也要與時並進。陳校長指出,三年的疫情令學生少了很多群體活動,所以學校由今年開始,為不同年級設計Learning by Doing的常識課題:「有別於以往在知識層面教導小朋友,而是透過體驗學習,自己動手、經歷,讓他們學習生活所需的知識技能和態度。」她透露其中一份小一的功課,是為父母炮製驚喜派對,從食物選擇、製作方法,以至如何組織派對等,師生都會一起討論,最後成功舉辦大食會,邀請家長參加。
參與比賽 推動自主學習
除了校內活動,學校亦會鼓勵學生參與比賽,推動自主學習和提升自信心。就如入圍首屆深港澳青少年創意設計大賽(香港區)的六件團體及個人作品,包括3D打印的「智能升降機 2.0」、結合現實與虛擬世界的「Minecraft 1:1模型(藍屋和學校)」、運用定格動畫(stop motion)拍攝方式的「我的生活點滴(日常篇)」、帶出環保議題的「節生命之源 水滴滴珍貴」海報設計、善用簡單材料DIY益智玩具「Melody食豆豆game」和「精靈計算師」,都是小四、小五學生的創作,當中結合了他們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、技能,再透過不同媒體及科技產品發揮創意。
深度學習 以過程為本
陳校長引述著名Michael Fullan教授提倡的6C「深度學習」,入面提到在21世紀的教育方針,應該由傳統以學科知識為本,變為聚焦在學習過程、知識與生活技能。她大讚六個入圍作品,均展現出Michael Fullan的6C理論:
「這6個C分別是Creativity創意、Communication溝通,還有Critical Thinking(明辨思維),思巧解決問題的方法;Collaboration協作,整個過程其實是造就Character Building(品格培養),即是無懼失敗,錯了可如何改善?最後一個C是Citizenship(世界公民),例如『Minecraft 1:1模型(藍屋和學校)』,除了展示他們對香港的情懷之外,還可以建立國民身份認同甚至是Digital Citizenship(數碼公民)。」
認真學習 盡情玩樂
但陳校長坦承,面對部份課目例如中、英文科,很多時需要靠練習打好基礎。這時候就會借助電子工具、繪本或兒童文學來增加趣味性:「課本可能是冷冰冰的,但當你講一個故事,裡面其實有很多情感,很多的價值教育可以放進去,所以希望透過閱讀,讓他們鞏固好語文的基礎。」
勵志會梁李秀娛紀念小學不僅教學模式別出心裁,推動學習的方法亦很有創意。像今年4月4日兒童節,學校就特別舉行了名為「認真學習 說Go Go Go」的學校雪糕車活動,安排雪糕車到校獎勵努力完成考試的學生,令上學變成樂趣,真正做到work hard, play hard!